您的位置:首页 > 皮革纺织 > 纺织库存 > 对中国作协张鑫华老师的签名感言

对中国作协张鑫华老师的签名感言

luyued 发布于 2011-02-26 23:57   浏览 N 次  

时间定在2006年7月22日,已是下午三点四分。室内的空气渗着粒粒的冷意,有点泛困,这让我怀念起了舒适的学生时代。翻着不容易到手的《城市颜色》和《阳光下的舞蹈》,思绪不时的停顿。

我在想什么?

听张国荣,或是《走过咖啡屋》。周华健?又似多了份不坏的无奈和欢快。想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三年前,他们就是我的至爱,在音律和符号的跳动中,涤荡细琐,等待孕育新一轮的微笑。

相对南国,更期待北国的雪光。不想不必开列理由,任由心情使然。期待黄昏下,铺满银白的雪花,配套雪色的直直的东北树,一棵一棵大片大片的矗立眼前。踏着,听着,整个世界似乎都能明白你的心思净化你的灵魂。

看过姜文的《鬼子来了》?不去琢磨他的思想他的内在。天地间只有一种颜色,雪白。我当然不能感受其中的风,但仍能想象。风,白的,很冷,能凉透你的脸……。就这样的环境,我还心神向往,借冯导的话:伸直了脖子,整个一找抽。不过还真乐意。

在我的期待中,城市和阳光,颜色和舞蹈——其实就是文化,区别在于前者首先作用你的眼球后者直接深入你的灵魂,“下乡来了”。却是不期而至,显然,这不是我最初要的期待。

这次签名赠书活动是由中国作家协会和东城区文化中心共同举办的,由中国作协会员张鑫华老师签名赠书。150余本,在文学爱好者的申领下,很快一空。

签名活动是在下午举行,室外南国的阳光此时依旧炽烈,室内20°C的湿气淋在全身,感觉也就特别舒适。

签名台上的墨绿色衬托着白上衣的张老师。我忽然想,这就是从北京来的播种文化种子的文人作家?我会有这样的文化生活?有个作家曾说,农村生活,大多人是叶公好龙式的向往,是可看可叹可想而不可行的,这需要超强的勇气和不一般的耐心。照我的理解,向往农村生活就是眷恋大自然,年轮的转动下,一切都在疲于向前,累了,总是希望停下脚步回头望望。

舒婷在《阳光下的舞蹈》的序文中讲了一个故事,发生在我们东城,叙述如下: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从队伍的尾巴悄悄溜出来,鱼一样迂回穿行过密集的人群,离开广场,跑到草坪上。他松开紧紧攥住的手心,忽然惊慌而失望的大哭起来。他的母亲急匆匆地从广场那边,循声赶过来。这位青年妇人脸色黧黑,朴素的短发略显枯涩,手臂上还留着多年田间劳作的粗糙与晒瘢。“宾个?宾个?”母亲大惊失色。“不见了!阳光的种子不见了!”儿子虽然泣不成声,回答的却是纯正普通话。母亲竭力的抚慰他可是手足无措,也许从小她就懂得育秧插苗,但是生活中还从未有人教她如何播种阳光啊。

阳光的小金豆颗颗泼洒、铿锵作响,舒婷教孩子种了。

小男孩母亲的影子,我们的影子,都在那孩子破土下种的地方。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