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皮革纺织 > 地毯 > 雨游太平沟

雨游太平沟

luyued 发布于 2011-05-19 03:05   浏览 N 次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不仅仅是因为久旱盼好雨,更是因为它为嵩县吧吧友五一假期相约探沟增添了情趣。在前一天决定了探沟之后,五一当夜,雨便淅淅沥沥下了起来,但是我们并没有因为下雨而取消节目,而是依然决然雨游太平沟。

  瑶沟桥上聚首,开赴纸房方向,左转再右行,过单车道乡村公路,经险恶巨石旁,吧友下车招呼,方可小心通行。绕过一水潭,再行数百步,入杨树林,无路,遂弃车步行。

  沿途封山育林,树木葱郁,春雨洗礼,甚是清新。走过杨树林,踏碎石河床,开路前行,吧主偶远眺,见前方有路,随一声令下“上路”,众人横过河床,步向正道。

  有路的地方一定有人走过。这是一条狭窄的沙石路,显然是村民日积月累走出来的,但可见沟里居住人已不多,出入多步行。前行一里,有人家,茅屋夹杂着砖石建筑,一老人站在家门口,吧主上前搭话,我们跟随其后。此人姓王名宝安,家中还有老伴儿;儿子孙子都出山了,老两口在家看门。老人自己动手做靠椅,大门口摆放着一堆整形过的木头。如今椅子市价二十五,也许他能卖了换些油盐钱。最引我们注意的是他脚上的一双鞋,吧主问起,我也顺着他们的谈话仔细看了他的那双鞋,脚趾露在外面,鞋沿张牙舞爪四处开裂。老人说:“我也不怕你们笑话,这鞋还是别人给的,不过上地里干活穿着舒服。”这“舒服”二字,让人听着心里五味杂陈。我想起来前天赶庙会,看到鞋摊上卖黄色的胶布鞋,我瞟了一眼,想什么时候了,谁还穿这么落伍的款式?现在眼前这位老人脚上穿的就是这种鞋,而且还没法和鞋摊上的新鞋相比。如果能早料到这些,我一定多买几双带进来送给他们。离开老人时,我走在最后,想悄悄塞给他一百元,让他改天去买双新鞋穿。老人质朴,推让着出到门外,正好被先出来一步的吧主和吧友们看到。

  继续前行,刚才听老人说需再行四五里方有人家,但也总共六七口人。两个数字的反差更加激励我们想一探究竟。走过一个小木桥,木桥由几十根粗细相对均匀的树干并排固定在一起,走上去还算安全,起码不是独木桥。走到一斜坡处,一群不速之客迎面而来,它们看到我们,带头的站在原地不敢前进,我们分站两边让路,情墨为抓拍几张这可爱生灵的照片站在他们正前方,也许是这个缘故,它们依旧踟蹰不前,我们用“请”的手势告诉他们“过去吧,不要怕”,第一排的两位慌张跑过去,后面的就也跟着走过去了。我不解为什么羊群怕生客?起初我们还对它们头上的角有所顾忌。看来我们是做了彼此的假想敌了。这是山里一户人家出山放羊,约有三四十只。

  前方沟壑里一树粉色的无名花引得我们脚步加紧。是桐花吗?不像;槐花吗?颜色不对;是离得远看不清吧?正好身边就有一棵。我们抬头仰望,花形如菊,完全排除梧桐及槐花的猜测。再看树干,相当陌生,看来这是太平沟今天送给我们的一个哑谜了。待回家后翻阅资料,解开这深沟奇葩的真相。

  我们行走在地势较高的山间小路上,在追寻更多无名花的时候,我们发现了不远处的民宅,就在另一棵无名花树下,准确的说,应该是这棵无名花树长在农宅的正门口或院子里。我们面对的是房屋背面,看不到里面的人,但可见房屋后右侧两头牛正在吃草;再往前看,有一个水窖,水泥砌的,我觉得这个水窖更像这里的现代建筑,一条水管从里面伸出来,直通房屋。

  雨点时大时小,时密时疏,山路虽有泥泞,但我们游兴更高,边走边聊边欣赏,这样奢侈舒缓的轻松一刻简直是上天对我们的恩赐,内心热流滚动,好想更多的接触一番这完全不同的山里世界。又一户人家进入我们视野,没有院墙,屋门敞开,我们走进院子里问有人吗?良久,屋内有人应声。一男主人从里屋出来,大概我们这群天外来客惊扰了主人的梦,他起身招呼我们,大家在院子里和他寒暄。他叫王富有,四十多岁,名字充满了对富裕的期待。他家院子收拾得干净整齐,想必主人是个爱整洁的人。据他说,这整条沟的人都姓王,在往里还有几户人家,但在家的人很少,都是老人或行动不便者,无奈留守看家。有一位老人因为少年时出意外,半条腿截肢,家里还有一个八十多岁的老母由他伺候。这个信息瞬间揪起了我们的心。告别王富有,我们决定再往里走去探望这位老人。

  又行约一里,见前方一片土墙茅屋,入院台阶全部青石垒砌。在一户台阶上,站着一位老人, 驾着双拐,一条腿半垂着,我想这就是我们要找的人了吧。走近他,看到了他的脸和眼睛,质朴和憨厚,谦卑与客气。依旧由吧主带领着,我们一起走进这位王心娃老人的家。

  老人六十多岁,因为残疾加贫穷,还有这深沟恶地,至今未娶。如果别人还有儿女可以指靠的话,我在想这位老人到生活不能自理时怎么办呢?前段时间下雨,他的厨房塌陷了一半,目前由两块石棉瓦顶着将就;屋顶已有变形,茅草搭下来压的低低的;他的八十多岁老母前段时间被接到妹妹家了,现在家中只有他一人。村里给他办了低保,每月有百十元补助,平时自己种些蔬菜维持生活。我们看到他堂屋里有正在编的竹筐,老人说自己还是要做点活卖点钱,老母亲有病时,手里必须得有几个钱备用。善良的吧主见此境况,建议我们为老人留一点钱,虽只有三百元,老人还是推辞着不愿接受,人穷志坚更让我们肃然起敬。在大家劝说下,老人最终接纳了我们的一片心意。离开时,老人站在青石台阶上,久久地目送我们远去。吧主记了老人的姓名,说过年前再来探望。希望不久以后,更多的爱心人士跟随吧主再来看望老人。沟再长,长不过我们关心的脚步;人再穷,压不住爱心增长的力量。

  时近中午,我们顺太平沟原路返回。雨依然下着,时大时小,时密时疏,淋了吧主的衣衫,湿了妞妞的头发。两边封山育林,树木葱郁,景观依旧,只是观景的人心中多了一份责任,添了一份牵挂。回途再次经过王宝安家门口,老人在路边等候我们,为了对我们再次道声感谢。吧主亲切的和他说这话,安慰老人别客气,说我们还会再来的。

  是,我们还会再来的,而且会有更多关心他们的人一起前来。

  再见,太平沟!再见,太平沟里质朴的人们!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