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皮革纺织 > 床上用品 > 评论 (

评论 (

luyued 发布于 2011-05-17 15:42   浏览 N 次  

   来泉州自助游的人们是越来越多了,为了方便大家,我们综合了各方的意见制作了手绘地图,将很快和大家见面。以下是手绘地图的文字部分,希望能站在外来者的角度,让他们对游览泉州能有一些帮助,同时也希望泉州的豆油们批评指正。

  一:如何开始

  1、 本线路以泉州开元寺作为起始点

  2、 如何到达泉州开元寺:

  (1)如果您打的过来:

  晋江机场:到开元寺40-50左右!顺路车20够了!有人凑最好!!

  火车站:到开元寺约15元

  客运中心站:到开元寺约12元左右

  新汽车站:到开元寺约12元左右

  (2)如果您乘坐公交车:

  客运中心站:坐40路车可以直达开元寺

  新汽车站 :坐2路车可以直达开元寺(注意,公交车站不在汽车站里,要走出来)。

  机场:16路 二院-晋江机场, 全程票价4元/人。终点站二院其实就在开元寺附近,到达二院后可以向路人问路直接走十分钟到开元寺.

  火车站:从(火车站)乘23路上行到(儿童医院)换乘40路上行到达(开元寺) 或者从火车站乘13路下行到二院站,直接走十分种到达开元寺

  二:北线

  1、 线路:开元寺--西湖--泉州博物馆--闽台缘博物馆----泉州"锦绣庄民间艺术园"--老君岩--清源山

  2、 介绍:

  (1): 开元寺:位于泉州市鲤城区西街,是泉州佛教三大丛林之一。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建于唐重拱二年(686),原是大财主黄守恭的桑园。传说因桑树开放白莲花才将这片桑园舍捐建寺,初名莲花道场。今甘露戒坛西侧之桑莲古迹,距今已有1300多年,老干虽分三枝,却常年枝叶繁茂,生机盎然,为寺中胜景之一。

  大雄宝殿号称"百柱殿",正位供奉五方佛。甘露戒坛供奉卢舍那佛,四周有23尊佛、菩萨、诸神、天将、金刚力士围护,庄严肃穆,保持着佛教密宗的规仪,这在全国也属罕见。位于大雄宝殿前石庭两侧有二座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宝箧印经塔",塔端四角有32幅石刻雕有少林武僧与民间习武图案,实属罕见。

  东西两侧的镇国、仁寿二塔,各占地面积约50平方米。东塔"镇国塔",唐咸通六年(865)始建木塔,后改砖塔,南宋嘉熙二年至淳祐十年(1238-1250)易为花岗岩石塔,五层五檐,八角形,楼阁式仿木结构,高48.27米。每层开四门,设四龛,位置逐层互换以减轻压力。外有回廊,护以石栏,可环塔而行。每层地面各辟一方洞,有铁梯可上下,塔心作八角形实心柱,架横梁与塔身相连结。塔身外壁每层分别浮雕16尊佛、菩萨、罗汉、高僧、天王、神将等佛教人物,全塔共80尊,塔基作须弥座式,8个转角处各雕一尊力士,束腰处刻40幅图像,内有37幅佛传故事。塔刹铁铸,挺秀高拔,顶托鎏金铜葫芦。有8条铁链从刹之上斜系于8个角脊,每个角脊下悬挂一个小铜钟。西塔"仁寿塔",五代梁贞明二年(916)闽王王审知建木塔,号"无量寿塔",后改砖塔,南宋绍定元年至嘉熙元年(1228-1237)改为石塔,比东塔早10年,高45.06米,形制与东塔相似,唯须弥座束腰刻40幅花卉鸟兽,两塔是我国最高的孪偶相对的大石塔,为我国古代石构建筑之瑰宝,系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标志。

  到达方式:步行

  推荐指数:★★★★★

   (2)西湖公园:位于市区西北部清源山南麓,是西北洋滞洪排涝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处于一片低洼的平原地带,以往发生较大洪水时,主要靠自然水面及稻田滞洪,俗称"西北洋"。从1996年6月起,投资1.7亿元,历时两年多,建成由三座名桥、三片水域和四座岛组成的西湖公园。西湖面积达100公顷,其中水域面积82.28公顷,广场道路面积1.72公顷,绿化面积16公顷,种植树种达200多种。西湖繁花锦簇,波光潋滟,与清源山自然接壤,清源山秀丽翠绿的山色与西湖浮光荡漾的美景相得益彰,湖光山色浑然一体,极具园林之美,是市区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湖上园林。2001年12月获得建设部"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荣誉称号。

  到达方式:

  推荐指数:★★★

   (3)泉州博物馆:位于清源山下的西湖公园北侧,是一座具有闽南建筑风格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所在地,占地面积80余亩,建筑面积16000多平方米。举办有"泉州历史文化"、"泉州南音,戏曲艺术"等基本陈列、以及"泉州古代书法"、"泉州民间收藏"等展览。

  泉州博物馆不仅是泉州古港文明及"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再现,而且是学术研究、文化交流、旅游休闲的理想场所。

  到达方式:

  推荐指数:★★★

   (4)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北倚国家级风景区清源山,南接风景秀丽西湖,西邻泉州市博物馆,是国家级对台专题博物馆,是集收藏、展示、研究、交流和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全国性对台文化交流与合作基地,是以台湾基层民众为主要对象,以"反独促统"为目标的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对台宣传场所,同时也是研究闽台关系、大陆与台湾关系史的重要学术机构。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主体建筑方案采用"天圆地方"设计理念 ,整座建筑浑然天成,较好地体现人文精神和闽台特色,成为泉州最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同时,主体建筑前的大型广场的规划建设也充分体现了闽南建筑的特色,以极富闽南建筑特色的红色为基本色调,充分利用天然石板材的颜色,分隔出醒目的图案,远观如一张巨大的地毯,与主体建筑融为一体。

  泉籍旅美现代艺术家蔡国强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成功爆绘了一幅巨型火药爆绘壁画。该画高18米、宽9米,面积达162平方米,创该类画世界之最,堪称是"世界最大火药爆绘壁画"。这幅爆绘壁画题为《同文、同种、同根生》,是蔡国强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开馆的献礼之作。

  到达方式:

  推荐指数:★★★★★

   (5)老君岩:我国现存最大的道教石雕--老君造像,在清源山风景名胜区主景区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老子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里记载:"老子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曰聃。"他的籍里是"楚,苦县、历乡、曲仁里人也"。道教尊他为教主,奉《道德经》为主要经典。老子的哲学思想在我国占有重要位置,影响十分深远。

  老君造像雕于宋代,据《泉州府志》记载:"石像天成,好事者为略施雕琢。"寥寥数语,使之更具有神秘色彩。石像高5.63米,厚6.85米,宽8.01米,席地面积为55平方米。石像头戴风帽,额纹清晰,两眼平视,鼻梁高突,右耳垂肩,苍髯飞动,脸含笑容,左手依膝,右手凭几,背屏青山,巍然端坐,更显空山幽谷,离绝尘世。头、额、眼、髭、须等细雕刻独具匠心。整个石像衣褶分明 ,刀法线条柔而力,手法精致,夸张而不失其意,浑然一体,毫无多余痕迹。逼真 生动的表现了老人慈祥、安乐的神态,因而成了一种健康长寿的象征。泉州民间俗语"摸着老君鼻,活到一百二",但是真要摸到它的它却也不容易呀。中外艺术家 把它视为东方石雕艺术珍品,莫怪四方游客慕名而来。该造像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 单位。

  老君岩原有真君殿、北斗殿等道教建筑群,规模宏大,蔚为壮观,为历代文人墨客所咏赞。道观明代已废,但老君造像,经风历雨,保存至今,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很多学者慕名而来参观考察。

  到达方式:

  推荐指数:★★★★★

   (6)清源山:清源山历史上因泉眼诸多亦名"泉山",城因山得名"泉州";山高入云又名"齐云山";位于市区北郊又称"北山";因山峰鼎峙,故又称"三台山"。

  据泉州府志记载,清源山最早开发于秦代,唐代"儒、道、释"三家竞相占地经营,兼有伊斯兰教、摩尼教、印度教的活动踪迹,逐步发展为多种宗教兼容并蓄的文化名山。景区内流泉飞瀑、奇岩异洞、峰峦叠翠、万木竞秀,以宗教寺庙宫观、文人书院石宝以及石雕石构石刻等文物为主的人文景观几乎遍布清源山的每个角落,现存完好的宋、元时期道教、佛教大型石雕共7处9尊,历代摩崖石刻近500方,元、明、清三代花岗岩仿木结构佛像石室3处,以及近代高憎弘一法师(李叔同)舍利塔和广钦法师塔院。

  自古以来,清源山就以36洞天,18胜景闻名于世,其中尤以老君岩、千手岩、弥陀岩、碧霄岩、瑞象岩、虎乳泉、南台岩、清源洞、赐恩岩等为胜。

  到达方式:

  推荐指数:★★★★

   三:南线1:

  1、 线路:中山路--府文庙--关岳庙--清净寺--天后宫--德济门--李贽故居--青龙巷--聚宝街--真武庙--美山码头--蟳铺风俗风俗村

  2、 介绍

  (1)中山路:中山路是老城区最著名的街道。它形成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沿街廊柱式骑楼浓缩了南洋式建筑精华,正所谓"南国多雨天,骑楼可避风",是我国仅有、保存最完整的连排式骑楼建筑商业街。中山路上,罗马式钟楼、大上海理发店、原为施琅后花园所在地的基督教堂、花桥慈济宫、秀才读书的泮宫,同样散发着古城特有的魅力。

  泉州市中山路曾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二00一年亚太地区遗产保护优秀奖"。它长达二公里多,路两边的连排式骑楼建筑,既结合泉州民居的传统特色,又融入海交文化的建筑精华,是历史上中西合璧的成功范例,也是中国仅有的、保存最完整、最长的连排式骑楼建筑商业街,是泉州从古代向现代转折过渡的历史见证。

  "东西两座塔,南北一条街。"后一句说的是泉州的中山路。

  到达方式:

  推荐指数:★★★★★

   (2)泉州文庙: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百源川池畔,又名府学,始建于唐,宋太平兴国初(公元976-981年)移建今址,是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文庙建筑格局宏伟,殿宇壮丽,为江南较大的文庙建筑群,建筑风格在全国现存孔庙中罕见。

  大成殿中,有四个石刻盘龙柱,其气势扩大颇有古风。现在的府文庙虽经历代修缮,但是整体建筑风格还是保持了宋元的建筑遗风,在全国的文庙建筑汇总是绝无仅有的孤品。

  泉州府文庙始建于唐开元末年,当时的宰相张九龄题匾"鲁司寇庙"。北宋太平兴国初年移建文庙于此,其后几经修缮,左学右庙,规制逐步完整,规模不断扩大,占地面积近百亩,形成了以儒学为中心的中华传统文化在东南沿海乃至东南亚地区广为传播的重要基地。是东南地区最大的文庙建筑群。2001年文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目前福建省两处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文庙之一。文庙内大成殿的重檐庑殿式结构是泉州目前惟一存在的这种建筑结构,这种结构代表了当时最高建筑规格。国家文物局罗哲文、单士元及黄景略等专家几次考察文庙之后认为,大成殿基本保存了宋代结构,为福建省少见。

  到达方式:

  推荐指数:★★★★★

   (3)关岳庙:泉州关岳庙 道教庙宇。在福建省泉州市涂门街。俗称关帝庙。因主祀关圣帝君,附祀岳王,故名。始建于宋代,庙宇占地二亩多,由主庙和左右的三义庙、崇先殿三座并列,各有前殿、大殿三进深,后进新建仿古楼房一幢。庙内香火终年旺盛,信徒远及东南亚及台湾。现为泉州市区道教文化研究会所在地。

  到达方式:

  推荐指数:★★★★★

  (4)清净寺:位于泉州市鲤城区涂门街中段。又名"圣友寺",或音译为"艾苏哈卜大寺",俗称清净寺,占地面积2184平方米。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即回历400年,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伊斯兰教寺之一。主体建筑有门楼、奉天坛、明善堂三部分。门楼高12.3米,基宽6.6米,全用加工平整的花岗岩石和辉绿岩石砌成,整体由三层四个高大相连的穹顶尖拱门组成,第一拱门高10米、宽3.8米。穹顶全用花岗岩石刻制,有如蜂窝状穹窿形藻形藻井的石构图案。门楼有四门三室重叠相连成一条甬道直达寺内,绘声绘色独特。门楼屋顶作平台,名"望月台",是伊斯兰教斋月用以望月,决定起斋日期的地方。台的三面筑有"回"字形垛子,显得雄伟,壮观。奉天坛坐西朝东,屋顶早已圯塌,尚余柱础及残柱九根,四周墙壁均为花岗岩条石砌成,南围墙全长23米,高6米,厚1.02米,墙壁设8个长方形大窗,西墙有七个尖拱形宝盖状龛,窗顶横楣及龛均刻有阿拉伯古兰经句,原为礼拜殿。明善堂位于奉天坛北侧,始建于明隆庆元年(1567),1998年重修,作礼拜之用。堂前有小花辅,其北面围墙正中嵌有一方明永乐五年(1407)颁发的明王朝保护穆斯林"敕谕"石刻,寺门后东侧有新建小石亭一座,内立元、明重修碑记二方。此建筑风格是10世纪以前中东地区伊斯兰礼拜磊殿的流行模式,如今在阿拉伯地区已所存无多。

  到达方式:

  推荐指数:★★★★★

   (5)天后宫:位于泉州鲤城市区南门天后路。占地面积7000多平方米。祀莆田湄州林默娘(960-987),被历代帝王和沿海百姓奉为"海神",闽台称为"妈祖"。历代不断升格赐封,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施琅统一台湾后,奏请晋封为"天后",故称天后宫。庙始建于南宋庆元二年(1196),地处笋江、巽水二流之汇,番舶客航汇聚之地。初名"顺济",明称天妃宫。明永乐五年(1407)太监郑和下西洋时,十三年(1415)少监张谦出使渤泥回归后,都奏请朝廷将庙重葺一新,尔后,在清乾隆、嘉庆和道光间都加以扩建和重修。天后宫建有山门、正殿、后殿、两廊、梳妆楼、两斋、东西轩和4座凉亭,布局严整,规模宏大,年代久远居全国天妃宫之冠。现尚存大殿、寝殿、东廊及二凉亭,山门和西廊也于近年复建。正殿为重檐歇山式屋顶,抬梁式木构架,进深、面阔各5间,宽24.6米,深25.6米,面积635.5平方米,甚是崇宏富丽。正殿廊檐下一对透雕蟠龙的辉绿岩石柱,雕工精致,形态生动;槩神龛后的照壁有一幅清道光年间描绘湄州岛胜的大型壁画,较为珍贵。寝殿系明代木构建筑,悬山顶,面宽7间35.1米、进深5间19.8米,高8米。泉州天后宫是在泉州港逐渐成为全国对外贸易中心之际的南宋时期建成,又在泉州港跃升为世界最大贸易港的元代兴盛发达,在台湾和东南亚一带很有影响,是研究海外交通史的重要史迹。

  到达方式:

  推荐指数:★★★★★

   (6)德济门遗址: 古时泉州有七个城门,简称罗城七门:东门仁风、西门义成、南门德济、北门朝天、新门临漳、涂门通淮、水门通津。

  700年前的德济门是进出泉州的要道。泉州天后宫旁德济门外的聚宝街、万寿路富美码头是泉州宋元时期进出口货物的集散地。

  可是百年来这里人来车往,谁也不知道在自己的脚下还有一段泉州的历史在静静地等待。直到2001年金秋,这段历史才重现于人们眼前。

  2001年9月,泉州城南片区保护整改工程正式启动。9月16日正午,天后宫前,深藏地下几百年的泉州古城门被工人意外发现。泉州市文物主管部门汇集考古专家,对南城门遗址进行挖掘。考古人员发现大量的古代寺院建筑构件。在月城城基中也发现了大量的宗教建筑构件,反映了当时泉州宗教的兴盛状况。在几十位考古人员历经半年的挖掘下,规模宏大、内涵丰富的泉州古城门遗址---德济门重现于世。

  到达方式:

  推荐指数:★★★★★

   (7)李贽故居:位于鲤城区南门万寿路,是明代杰出思想家李贽青少年时代居住的地方,后人将其居室改为宗祠。近年加以修葺,室内悬挂李贽画像,以供瞻仰。李贽是中国历史上反封建传统、反封建礼教、反权威主义,主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的思想先驱,他的思想对后人反传统权威、反君主专制、反封建礼教思想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是泉州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人物。

  到达方式:

  推荐指数:★★★★★

   (8)青龙巷、聚宝街:泉州有句古话"金青龙、银聚宝",这是在形容泉州的两条街道,即青龙巷和聚宝街。短短百余米的青龙巷中数座破败但却巍峨的古老庭院,在其鼎盛时期,以"金"称谓,想必不为过。据载,宋元时城南一带是刺桐商业中心,尤以聚宝街最为繁盛。正如中国文人所描述的:"一城要地,莫盛于南关。四海舶商,诸番琛贡,皆于是乎集。""满市珠玑醉歌舞,几人为尔沉酣。"如此繁盛的聚宝街,也只能屈之以"银"。

  聚宝街在城南,转过万寿路便到,从街口至南端车桥头,长一里许。宋元时期,大批外国商人从刺桐港登岸进行贸易,进出口商品主要包括珠宝、香料、药物、绸缎、茶叶、瓷器和铜铁器等,"聚宝街"因而得名。街尾的"车桥头",是当年中外货物的集散地。古时青龙巷与聚宝街相连,现在通过聚宝街中段的内沟河相隔也就二三十米青龙巷曾是达官贵人集中居住之地,人们在聚宝街做生意;到近旁,宁静而又便利的青龙巷建住宅;又有一说,青龙巷曾多银号,类似于现在的金融街,在聚宝街交易的商人们,时常要通过青龙巷内的银号周转资金。但无论哪种说法,青龙巷要么是聚宝街中精英所在,要么是聚宝街的经济命脉,古称之为"金青龙、银聚宝"自是极为恰当。

  到达方式:

  推荐指数:★★★

   (9)真武庙:法石真武庙位于市区东海镇石头街,始建于宋代,该庙供奉水神玄武,宋时作为"郡守望祭海神之所",为泉州海外交通的重要史迹。众多的海神庙宇,其他地方无与伦比,它是泉州海上丝绸之路东端具有说服力的历史见证。

  法石真武庙是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庙供玄天上帝,是北极玄武星君化身,又称真武大帝。这里的真武庙始建于宋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了,被称为玄天上帝八闽第一行宫,有"小武当"之称,在福建道教历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到达方式:

  推荐指数:★★★

   (10)泉州港古建筑--美山码头:泉州古港是泉州人民的生命线。港口兴,泉州兴,在大自然的精心雕琢下,形成了由泉州湾、深沪湾、围头湾构成的古刺桐港(亦称泉州古港)。刺桐港是宋元时期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为古代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美山渡是宋至清代的古建筑,位于丰泽区东海街道法石石头街尾江滨处。地理位置重要,处于江海交汇处的咽喉地带,远处可达石湖港、姑嫂塔,内航可直达晋江内河。

  美山码头北侧有泉州市级文物单位美山天妃宫,祀海神妈祖。该宫由照墙、山门、大殿、两厢廊等组成一完整建筑群。该宫在正德年间曾作为广东高州一带人海上贩运入泉的聚居地---高州会馆。当时,这一带还设有河泊所,清代时设有文馆、武馆及海关。

  到达方式:

  推荐指数:★★★

   (11) 蟳铺风情:与湄洲女、惠安女同为福建三大渔女的蟳蜅女,有着自身独有的文化内质,她们奇特的民俗习惯更是闽南沿海的一大奇观。另外,蟳铺村用蚝壳制造的房屋也是一大特色。

  蟳蜅是一个以捕捞业和滩涂养殖为主的沿海渔村,位于泉州市丰泽区东海街道,古刺桐港畔,三面环海。蟳蜅女的奇特习俗,构成闽南沿海的一大民俗奇观。蟳蜅女的服饰独特,别具一格,兼具实用和审美价值,她们身穿"大裾衫",出海时不易被渔网缠住,下穿黑色宽脚裤,适合劳动。蟳蜅女的头饰比衣着更具特色,结婚的妇女将头发梳好盘在脑后,绾成一个圆髻,再横着插上发簪,把一串串鲜花串成花环,将发簪装饰起来,色彩绚丽美观,展现了浔埔人的朴素美与对生活的热爱。蟳蜅女信仰繁多,每当遇到造大船、盖房子等生活中的大事,都要举行传统而热烈的庆祝活动。她们勤劳苦干的品质充分体现了闽南妇女勤朴辛劳的品质。

  到达方式:

  推荐指数:★★★

   四:南线2:

  1、 线路:旧馆驿古街巷--亦香吟馆(客栈后院内)--董杨大宗祠--芳草园(崇光书院)--南音艺苑--梨园实验剧场--源和堂创意园--石笋公园

  2、 介绍:

  (1)旧馆驿,顾名思义,它是泉州古代一驿站。自唐代至清的1000多年间,泉州驿站三易其址。最后驿站废了,此处便演变成为地名和巷名。巷中历史积淀丰富,文物史迹众多,有水陆寺、天室池、南外宗正司、元代驿站、明代染织房;有明嘉靖间御史汪旦、户部侍郎庄国桢府第;有清道光间翰林龚维琳胞弟举人龚维琨、刑部主事王海文、清嘉庆间进士杨滨海故居、清末状元吴鲁的读书处,有汪氏宗祠以及一些近代著名的民居。

  到达方式:

  推荐指数:★★★★★

   (2)亦香吟馆(吴鲁状元读书处):旧馆驿青年客栈后院所在地。书斋为三开间带侧房,整座建筑自成一体。进入书斋的门楣上泥塑"亦香吟馆"四字。门前凹处筑造约4平方米的假山充实之。制作时,主人仅将地面填高,然后选取太湖小石拟景叠造,其主峰高耸,峰谷分明,小径迂回曲折,层阶鳞鳞,洞壑亭台俱全。山隙种植兰筱之类绿化,山后植小灌木,山前小池一曲,水浅清冽,文笔在中,拱石当桥,整座假山布局紧凑合理,是泉州不可多得的微型山水假山。清末泉州状元吴鲁就是肄业于此,步入仕途。

  到达方式:

  推荐指数:★★★★

   (3)董杨大宗祠:

  旧馆驿董杨大宗祠----位于泉州城里古榕里旧馆驿南端。董、杨系出姬姓,一脉相承,迨至唐宋,两族交好,旧馆驿内的宗祠,是全国仅有的董、杨联宗史迹。 2001年列入泉州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先祖世兴公南宋时由浙江余杭入闽,徙居泉州。世兴公本姓杨,至君选公以杨姓步入仕途,遂为董杨氏。此后宗祠即以"董杨大宗祠"称之。

  到达方式:

  推荐指数:★★★★

   (4)芳草园:泉州芳草园位于泉州鲤城区新门街西段,始建于清康熙年间,距今已经三百多年历史,是靖海侯施琅将军在泉州创建春、夏、秋、冬四季花园其中的春园(也称"芳草园")。"芳草"是以四季游赏诗文"春游芳草地"立意而构思造园,后来荒废了。据记载,芳草园以大量草坪为主,它的布局手法,不逊三洲芳草。

  如今,芳草园西侧有一"崇光书院",是收集了三所闽南大厝的材料拼成的一座典型闽南建筑,十分值得一去。

  到达方式:

  推荐指数:★★★★

   (5)南音艺苑:中国首家南音艺苑在闽南泉州落成,艺苑集收藏南音史籍、培训南音人才、表演交流等功能为一体。梨园实验剧场就在其对面,是泉州主要的地方剧种演出场地。进来也有一些其他剧种的精品剧目和话剧的演出。

  泉州是千年古乐南音发源地,近百年来,南音艺术随闽南人走向世界各地,尤其是在中国台湾地区、东南亚等闽南人聚集之地,南音艺术有着广泛影响,已成为联系海内外闽南乡亲的精神纽带之一。

  南音又称"泉州弦管",两汉、晋唐时期大批入闽的中原移民将中原音乐文化带入泉州,与闽南文化结合,其使用的琵琶、拍板等乐器保留晋唐遗风,被称为"中国古乐的活化石",2006年5月,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南音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到达方式:

  推荐指数:★★★★

   (6)石笋公园:石笋公园位于鲤城区西南郊,晋江北岸防洪堤外龟山,属于浮桥街道辖区。公园于2003年基本建成,占地面积216亩。以公园内有历史悠久的石笋而名。石笋公园是开放式公园。整个公园绿草荫荫,古树浓密,接官亭一侧的潭水碧波荡漾,是一个原生态公园。公园内最引人注目的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石笋。石笋高约4米,由七段大小不同的花岗岩迭垒而成,圆锥体自下而上渐细而尖秃,底座有斜线纹雕饰,石面雕琢粗糙,造型奇特古朴。一般认为,石笋是印度教的林伽,是该教以湿婆神生殖器为象征的崇拜物。

  到达方式:

  推荐指数:★★★★★

   四:东线一:

  1、 线路:钟楼肉粽店--元妙观--承天寺--海上交通博物馆--少林寺--伊斯兰教圣墓--洛阳桥

  2、 介绍

  (1)元妙观,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东街新府口,始建于西晋太康年间(280──289年),初名白云观。唐神龙元年(705年)改为中兴观,不久又改为龙兴观。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易名天庆观。元贞元年(1295年)改名玄妙观。清代避康熙皇帝玄烨之名讳,改称元妙观。

  到达方式:

  推荐指数:★★★

   (2)承天寺:又称月台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区崇阳门外东南。在五代时,此地为节度使留以效的南园。后周显德年间(954-960年)改建为佛寺,初名"南禅寺"。宋景德四年(1007年),赐名"承天寺"。宋嘉祐年间(1056-1063年)一度改称"能仁寺",政和七年(1117年)复名"承天寺"。宋时承天寺香火旺盛,殿堂宏伟,有榕径午阴、偃松清风、塔无禽栖、瑶台明月、卷帘朝日、推蓬晚雨、方池梅影、啸庵竹声、鹦山暮云、石如鹦鹉十景。

  弘一法师在承天寺养正院讲经时,曾写一横披:"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表达了一个佛教徒的爱国之心

  到达方式:

  推荐指数:★★★★★

   (3)海交馆: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简称"泉州海交馆")创建于1959年,原址位于著名佛教寺院泉州开元寺院内东侧。1991年2月,新馆主楼于东湖街落成。2003年,在主体楼东侧又建成了"泉州伊斯兰文化陈列馆"。目前,新、旧二馆总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8万平方米,陈列面积9000平方米。

  泉州海交馆是中国惟一以反映古代海外交通、海上丝绸之路,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经济、文化交流为主题的博物馆。它以中世纪东方第一大港--刺桐(即Zaitun,泉州别称)港的历史为轴心,以丰富独特的海交文物,生动地再现我国古代悠久辉煌的海洋文化,讴歌中国人民勇于征服海洋的英雄气概,展示中华民族对人类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贡献,以及在航海与造船技术方面的许多伟大发明。

  目前,该馆辟有"泉州古船陈列馆"、"泉州与古代海外交通史陈列馆"、"泉州宗教石刻馆"、"中国舟船世界"、"泉州海交民俗文化陈列馆"等固定陈列及1个预约开放展览--"庄亨岱藏品馆"。在这些展厅中,分别陈列着不少举世闻名的文物瑰宝,除了一艘迄今国内发现年代最早、体量最大的宋代海船及其大量伴随出土物外,还有数十根木、铁、石古代锚具,数百方宋元伊斯兰教、古基督教、印度教石刻,各个时期的外销陶瓷器,160多艘中国历代各水域的代表性船模,以及数量繁多的反映海外交通民俗文化的器物。

  到达方式:

  推荐指数:★★★★★

   (4)泉州南少林寺:近代著名少林学者唐豪《少林拳术秘诀考证》(1941年上海国术协进会本)载:"真少林共七个,一个在登封(河南),一个在和林(今蒙古),一个在蓟州(河北),一个在长安(陕西),一个在太原(山西),一个在洛阳(河南),一个在泉州(福建)。假少林共三个,一个在福州(据现代刘湘如考证,应在福清县与莆田县交界的九莲山),一个在山东,一个在台湾 (泉州少林寺)寺在福建省晋江县东门外凤山麓。"

  泉州南少林寺也称南少林寺,位于泉州清源山余脉东岳山下。 是一个庞大建筑群体,东至东岳山麓,西至东门护城河,南至东湖,北至伊斯兰墓地。现存的东禅少林寺仅是泉州南少林寺的一小部分。

  到达方式:

  推荐指数:★★★

   (5)伊斯兰教圣墓:明末史学家何乔远在《闽书,方域志》据传说载,唐高祖武德年间(公元618~626年)。穆罕默德曾派四大门徒来中国朝贡,后留中国传教。一贤到广州,二贤到扬州、三贤沙仕谒,四贤我高仕到泉州。

  当时泉州人感念神威法力,托庇安宁,信奉回教者甚多,又因海外交通发达,所以很多阿拉伯商人便定居泉州,并且与当地人通婚。就现在泉州一带的回民还有四万多人,他们有的还保留着回教的习惯,有的已经汉化,于是三贤、四贤就结庐在灵山并在此传教。他们死了以后也就葬在这里,因为夜里常有灵异之光发出,所以人们就称之为"灵山圣墓"。当时还没有清真寺,所以很多人都到这里来礼拜。后来随着穆斯林教徒的不断增多,到了宋朝才由阿拉伯人出资建造了通淮衔清净寺,它是我国唯一保留至今的宋代伊斯兰教寺。

  到达方式:

  推荐指数:★★★★

   (6)洛阳桥:原名万安桥,位于泉州洛江区桥南村与惠安县洛阳镇交界的洛阳江入海口处。是我国第一座海港梁式大石桥。桥未建时只有舟渡叫"万安渡",北宋时为适应泉州海外交通的发展,陈宠(或称李宠)于庆历初首先甃石作浮桥;皇祐五年(1053)四月,王实等人开始建造大石桥;至和、嘉祐间,蔡襄两知泉州时继续主持建造,至嘉祐四年十二月(1059年2月)竣工。桥全系花岗岩石砌筑,长360丈,宽1.5丈。桥上东西两旁原立有500根栏杆石柱,28只石狮,桥之东西两侧又建有7亭9塔,南北两端分立4尊石将军,建桥中创造了"筏型基础"、"种蛎固基"和"激浪以涨舟,悬机以弦 "的浮运架桥法,为桥梁建筑技术开辟了新纪元。从南宋绍兴八年(1138)至清咸丰十年(1860),该桥共进行19次修葺,其中最著名的是明宣德六年(1431),晋江池店富商李俊育独资把桥增高5尺。民国二十一年(1932),十九路军又把桥增高2尺并加筑钢筋水泥桥面至二丈以通汽车。桥实测731米,宽4。5米,船形墩45座。近年政府拨巨款重修,恢复原貌。附属文物有中亭、西川甘土雨亭、昭惠庙、义波祠、蔡襄祠、四尊石将军、六座石塔、二十六方石碑和"万安桥"、"万古安澜"等摩崖石刻。蔡襄祠位于桥之南侧,是南宋庆元年间为纪念蔡襄的功绩而建的,现存系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重修。蔡襄撰书153字的两方《万安桥记》碑刻(其中一方仿刻)立于祠中,其文章、书法、刻工被誉为"三绝"。

  到达方式:

  推荐指数:★★★★★

   五:长线一

  1、 南方北戴河--崇武古城

  2、 介绍:崇武古城风景区是一处集滨海风光、历史文物、民俗风情雕刻艺术于一体的特色旅游风景区。历来被世人称之为"天然影棚"、"南方北戴河"。崇武古城是我国仅存的一座比较完整的石头城,也是我国海防史上一个比较完整的史迹,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崇武古城位于惠安县东南海滨,濒临台湾海峡,系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经略海防时为抵御倭寇所建。隆庆元年(1567年)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视师崇武,北城门横眉石刻"威镇海邦"传为戚所书。清顺治八年(1651年)郑成功驻此抗清,传有"马蹄石"遗留。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城

  崇武古城内外,有20多处分别始建于宋、明、清,后经修葺延续至今的宫庵庙堂等古建筑遗存,与古城构成了可供参观稽古的古迹群。尤其是城外3公里处的大岞山"岞山八景"之一"龙喉晓烟"有惠安第一胜景的美誉,又有记述古城史事的文人诗家摩崖石刻,"狮石晚照"的狮石台曾经是戚继光操练水兵的指挥台又有新石器时代遗址。城外半月海湾,著名画家洪世清创作的大地岩雕--"鱼龙窟",以及著名书艺大师朱屺瞻、钱君陶、刘海栗等人的篆刻书法精品镌刻在奇石怪礁上。古城下还建有现代石雕博览园及省级海边森林公园。登临古城,足可探古览胜。

  崇武古城一带是著名的惠安女聚集区,惠安女的服饰很特别,"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衫,浪费裤。" 头戴黄斗笠,披着白底小碎花头巾,捂住双颊下颌,上身穿蓝色斜襟衫,又短又狭,露出肚皮,腰间佩有银腰链,下穿宽大飘逸的低腰黑裤。

  离崇武古城很近的大岞村有个惠安女民俗村,稍微远的小岞镇有一个惠安女原生态保护区。

  到达方式:

  推荐指数:★★★★★

   六:长线二

  1、 闽南皇宫--蔡氏古民居

  2、介绍:蔡氏古民居,位于福建省南安市官桥镇漳里村,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蔡氏古民居建筑群主要由蔡启昌及其子蔡资深于清同治年间(1862)至宣统三年(1911)兴建。现存较为完整的宅第共16座,单体建筑多为三进或二进五开间的布局。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座座屋脊高翘,雕梁画栋,门前墙砖浮雕,立体感强,窗棱镌花刻鸟,装饰巧妙华丽,门墙厅壁书画点缀,别有一番情趣,篆隶行楷,各具韵味,留下较多当时名流的书画。随处可见的木雕、泥塑、砖雕及石雕,工艺精美,多数采用透、浮、平雕等手法。 蔡氏古民居雕琢内容丰富多彩,有禽兽、花鸟、鱼虫、山水人物,图案古博。古民居精美的雕饰,不仅集中表现了闽南成熟的雕塑艺术,而且反映了受印度佛教、伊斯兰教及南洋文化和西方建筑艺术的影响,被誉为"闽南建筑的大观园"。

  到达方式:

  推荐指数:★★★★★

   七:其他

  1、 休闲:五排五号咖啡,古厝茶馆

  到达方式:

  推荐指数:★★★★★

   2、 购物:中山路、方志书店、锦绣庄木偶艺术馆

  到达方式:

  推荐指数:★★★★★

   3、西街一带小吃:

  (1)、西街的钟楼附近店铺里有不少本地的传统糕点,碗糕、春饼等,从西街走到新华路红绿灯处左拐,有一"华强大骨咸饭",下午五点开张到凌晨四点,大骨咸饭堪称一绝

  (2)从西街走到新华路红绿灯处不左拐,继续直走100米往左边看,在新建的菜市场的里面。隐藏着诺大一个大排档,雪白的灯光亮度和面积相当于一个灯光球场,晚上才有营业,以烤鱼为主

  (3)同上路线不往左边看,继续往前走300米,在路的右边,看到一家"田螺王",千万不要搞错,真正的"田螺王"是在一座老房子里面的,进去后会看到先人的遗像,呵呵,在这样的地方吃,也挺幽默的,小螃蟹,钉螺、鱼头汤都很便宜又好吃

  (4)与上面三条线路不同的,在西街上往相反方向也就是钟楼的方向走,过了钟楼就是东街,右手边就是"钟楼肉粽店"还有往前一点的"候阿婆肉粽店"。味道都不错,前一家的地盘更大点(注意:在东街的后街也就就是状元街的入口处有一个卖泉州经典小吃"菜头酸"的流动摊贩,三代相传,地道风味)

  (5)同上,但是到了钟楼不直走而是右拐到了中山南路,一直走到打锡街口,(4-500米左右,中间也可以自行决定吃点什么路过的小吃),然后右拐,就在著名的泉州酒店斜对面,有著名的"东兴牛肉店",比较贵,但是值得一吃,牛肉面,牛肉羹和甜甜的放了花生酱的拌面。

  (6)夜幕降临的时候,应该是在8-9点后,如上面所说如果过了打锡街口不是右拐而是直行,相当于刚刚过了红绿灯5米处的右手边,和"东兴牛肉店"互为犄角,乃是一家面线糊摊,昼伏夜出,有多辆好车半夜守候在此,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是有我童年时的味道。

  (7)西街影剧院有家螺仔芬,相当好吃。天后宫边上有著名的泉州小吃--秉正石花膏,类似四果汤。

  (8) 中山路正宗泉州小吃众多,如金鱼巷的金凤元宵圆,菜头酸。奎霞巷有家小吃店伴面做得很不错,还有远芳小笼包等,但是基本上就是"面线糊""肉粽""牛肉"三类,泉州没有专门宰外地人的小吃店,基本上本地人吃什么外地人就吃什么。

  PS:几家有名的小吃

  林记正泉茂绿豆饼

   地址:泉州市东街门牌242号(第一医院西侧)

  电话:(0595)22278669

  海丝金凤元宵圆

   地址:泉州市金鱼巷5号(泮宫对面巷子)

  电话:(0595)22373897

  贻庆鸡爪

  地址:泉州市美食街131-133号,水门国仔美食店附近

   zz泉州美食地图

  2008年11月18日 星期二 19:32 烧烤:

  1>中山路人民影剧院附近(酱料十足、多刷点花生酱更棒)

  2>文化宫溜冰场旁边那条路直走一间小食杂店店口(酱料十足、多刷点花生酱更棒)

  3>西教堂直走升文小学对面

  4>湖心第十中学门口向右走50米处(好像是叫"SK烧烤")推荐"多蜂蜜+花生酱"

  5>东门头"北国"烧烤(东街城基路口)

  炒田螺:

  1>文化宫溜冰场数起过去第一个摊位

  2>西街菜市旁一间小小的店面,摊位名叫"芬啊螺仔"

  3>西门斜坡下来第一间,店名"炒螺王"推荐"麦螺"

  扁食:

  1>西教堂直走升文小学门口(一大碗才1块,超便宜,多放醋超好吃的)

  2>东街米兰春天婚纱斜对面公交店后,店名:扁食肉燕草包饭

  面线糊:

  1>店名:西街面线糊(分店:福新花园城斜对面、六灌路、南俊巷法院对面)

  2>店名:水门巷国啊面线糊(分店:田安路丰盛假日城堡内、中山南路水门巷内、美食街内)

  牛餐:

  1>龙宫菜市另一店名:阿秋牛排店,其中一家分店在"湖心胡思嫩想旁边"里面的牛肚汤挺好吃的耶2>百汇正对面那家"石狮牛肉羹"

  3>店名:东兴牛肉店(泉州酒店对面)

  4>店名:许记牛肉馆(在南俊巷,很干净的店噢)推荐"牛肉炒饭"

  煎炸:

  1>泉州六中菲友溜冰馆门口有一个大空地,有一个专门在炸的,每天的下牛五点多钟开始就超多人在那里吃推荐"炸鸡壳"(本地话)

  2>近两年兴起了上海咖喱,超多家的,不过我觉得最好吃的还是在中山路钟楼靠右走下去,50米左右,在"葡京"旁边,店名"上海咖喱"以前经常去上海,我觉得这家算是味道比较正宗的

  小笼包:

  1>店名:远芳小笼包(中山南路侨光影剧院门口)推荐小笼包+牛肉羹

  2>东街米兰春天婚纱斜对面公交店后,店名:扁食肉燕草包饭推荐"扁食"

  3>涂门街关帝庙对面,上岛咖啡旁边那条路直走.靠右,一间"沙县小吃"

  4>泉州市****大榕树下沟边,"沙县小吃"推荐"酱料花生酱+酱油、扁食"

  卤味摊 1>津淮街菲妮鞋店旁边有一摊叫"斌啊卤味"2>美食街洪濑怡庆鸡爪

  川菜:

  1>津淮街前坂"川梦情"

  2>南俊巷"乡情"

  3>花巷"小竹楼"

  4>县后街"蜀园"

  餐厅:

  1>钟楼状元街1号区3号楼"红石咖啡馆"推荐"蜜制鸡翅、龟苓膏+炼奶、葡国鸡饭、黑椒牛柳炒意粉、炸鱿鱼圈"

  2>关帝庙旁"祥发美食楼"

  3>百汇对面"西海岸咖啡厅"的卡布其诺、三明治、薯条、鸡翅、值得推荐噢!

  --中山北路靠近钟楼的地方,左边有个两人多宽的小入口,墙上好像写了个好大的"面"字,里面的沙茶面和排骨面真好吃!

  --人民电影院对面的那个门旁边的通往旧少年宫的小巷子的第一家小炒,老板好象叫国啊,他做的牛肉炒青菜和虾仁汤,哎呀,回味呀

  --南俊巷的"乡情",花巷的"小竹楼",庄府巷旁边的"小洞天",美食街的"姐妹",少林路口的"好望角",后坂的"小花园",新华小区的"伏芳"等等,去打牙祭都是不错的选择。

  啾啾螺--文化宫桥边、西街电影院对面

  串串香--状元街榕树下那摊

  烧烤--人民电影院一带、文化宫后门、****酒店对面小商品街入口的烤鸡翅和烤香肠、西街烧烤

  肉粽--东街侯阿婆(另一家在西街影剧院门口)

  面线糊--水门巷的国啊(加多多的白酒和多多的胡椒粉,加上新鲜的蟹肉和鱿鱼,再来份带酱油的油条,怎一个美字了得。泉州十大名小吃店之一)、中山中路和庄府巷交叉口拐角、旧顺济桥下、西街老记面线糊(六灌路有分店)

  水煮活鱼--东街蜀园、全芳花园对面的重庆小洞天、湖心后街在群盛后面有家四川人开的饭店、前坂頣香园(好吃又特便宜,就是菜贵了点儿,但吃起来还是值的,很有满足感。)

  石花膏四果汤--南门的石花膏(不用说,打小学开始就迷上了,泉州的十大名小吃店之一,星级石花膏店)、威远楼前面的四果汤也不错

  炒田螺--西街的田螺王(西教堂知道吗?从开元寺继续往西走,过了路口就是西教堂,再往西就到了,它的对面有个小的菜市场,双塔菜场)晚上那里有灯,门口有很多车,店里发出各种吱吱的响声,呵呵,那就是了,泉州十大名小吃店之一)、小商品街入口

  扁食--升文小学门口、奎霞巷口那家

  菜头酸和枫果水--人民电影院巷口(闽南特色啊,估计只有泉州才有的吧)

  猪脚--凤池、东湖龙潭的猪脚煲、津淮后街的南记真味馆的白水猪脚(精肉羹、肠灌肠、方肉)

  牛餐--阿秋牛排(一段时间不吃谗得慌,阿秋归来不吃牛,说的就是吃了那的牛排其他店的牛排都对不上眼了),关帝庙对面,东兴牛肉店(老牌店,牛蹄不错,泉酒斜对面),百汇对面石狮牛肉羹(牛尾汤不错,再配上碗壶仔饭就更妙了),南俊巷的"许记牛肉馆"最干净,"牛杂"一定要泉酒对面的东兴牛肉店才叫棒。

  海螺--西街电影院门口

  肉燕--丰泽新城大门进去没多远的那个菜市场买肉燕,馅多,干净,味道也很不错(具体位置在新城正大门进去还没到圆盘右边有个小菜市场,往里走拐左,就看到一个比较干净的卖肉燕的小摊了);承天寺对面肉燕美食园

  煎包--水门巷口,卫校门口的"福人颐煎包"便宜又干净

  小笼包--侨光电影院旁的远芳小笼包(侨光电影院右手边那条小巷子内的小店,就是把电影院搬了也不能搬了那家店哦)

  拌面--奎霞巷口那家、镇武巷的干拌面

  羊肉狗肉--水门巷(进水门的左边。以前是第一间,现在是第二间)、西郊那边(不到田螺王的那边,位置居左,有两个店面,挺大的地方。里面的鸡卷也不错)、清蒙坪的老良狗肉(注:这都是朋友说的,本人可不好这口异类肉品)

  醋肉--旧顺济桥下在支队年检那边的面线糊店里,新****酒店和那间泉州假日酒店中间那座桥那里的小摊,中菜市人民电影院对面的那个门旁边的小巷子(通往旧的少年宫) 第一家小炒老板好象叫国啊旁边的炸醋肉

  鸭子--桥仔头建来发的盐鸭(好地方旁边),高速公路晋江入口的张林姜母鸭,美食街的永春石鼓白鸭汤(那汤可滋补了,记得还曾专门大老远从永春一老乡那求得配方呢,果然不是一般人能调制出来的)

  海蛎煎--百汇对面石狮牛肉羹

  拉面--丰州桥头兰州拉面

  酸菜鱼--全芳花园对面的重庆小洞天再过去的孟家湾

  酸菜面--美食街的阿南酸菜面(没得说,便宜好吃又管饱)

  水饺--闽泉酒店(还有炒鹅肠)

  麻辣烫--西街影院前面

  卤味摊--西菜口(右边那摊的比较好吃,摊主是个胖胖的男的)、西街孝感巷口对面的那个卤料店

  包子--丰泽新村旁边后坂小区有一家东北人的包子店

  绿豆糕--南菜七中旁边有家专门做的、一院旁边

  牛筋--华洲牛肉友(过泉州大桥往青阳方向,过了隘门再向前约4百米,右边有一排10来间店面的破旧平房,倒数第二间店面就是了)

  烤羊腿--六灌路天鹅王饺子馆里面

  川菜--前坂"川梦情",美食街"不见不散"(好似已经88了)

  卤面--在美食街丰泽街这边的入口,有家叫铁记大排档的,就是正宗的泉州卤面。

  肉羹汤--后坂"南仔"

广告赞助商